【新聞來源:成報報導】2020年6月15日 http://www.singpao.com.hk/index.php?fi=news1&id=113025

中國內地「江西安發達酒業有限公司」入稟香港高等法院,向全國政協委員、廈門恒興黃金上市公司主席柯希平提出索償。根據入稟狀,酒業公司指於2013年與柯希平等人合組公司開發位於福州市的兩幅工業土地,雙方協議把工業土地轉作住宅用地賣樓後,酒業公司可分得利潤 24億元人民幣。不過,酒業公司指柯希平存心欺騙,根本沒有改變土地用途,並且隱瞞福州市政府收回該兩塊土地一事,侵吞政府給予的1.6億元人民幣賠償金。酒業公司指控柯希平虛構土地發展計劃,存心騙走該公司兩塊土地,要求柯等人賠償近28.3億元人民幣(折合約31億元港幣)。
柯希平為恒興黃金主席屬港人身份
根據上月底向高院呈交的入稟狀,原告是江西安發達酒業有限公司,被告依次是柯希平、詹先生、恒興黃金控股有限公司、Sky Upright Enterprises Ltd和劉振東。
入稟狀稱,原告是江西省一間酒業公司,從事造酒、投資及房地產業務。柯希平是香港永久居民,擔任福建省廈門市恒興集團、香港上市公司恒興黃金控股有限公司主席。詹先生是從事房地產開發的商人。詹和劉振東均是Sky Upright Enterprises Ltd的董事及股東。
詹先生聲稱柯希平房產發展經驗豐
2010年4月14日,柯希平以月息2.5厘借貸1.52 億元人民幣給詹先生,截至2012年11月15日,詹本金連利息共拖欠了柯2.67億元人民幣,詹無力償還,答應介紹商機給柯以還債。而詹認識原告公司的負責人。詹知悉原告在福州市擁有兩幅工業土地,但缺乏開發資金及經驗。

2012年11月,詹以中間人身份,介紹柯與原告公司負責人見面,聲稱柯是經驗豐富的房地產發展商,雙方可以合組一間新公司,把該兩塊土地注入新公司,改變土地途,用來興建住宅。兩幅土地可出售面積是20萬平方米,建成住宅後,每平方米可賣20,000元,而每平方米開發及建築成本僅8,000元,即每平方米利潤是12,000元。賣樓利潤平分後,原告可分得24億元人民幣利潤。原告見利潤吸引,加上信納柯的能力,故答應合組新公司聯手開發。
2013年,雙方簽署合作協議,成立恆興濱海置業有限公司(新公司),原告佔47%股份,柯佔其餘股份。原告先後將上述兩幅土地注入新公司。為了讓原告放心注入土地,詹提出將價值約2.67億元人民幣的香港上市公司天然乳品公司控股公司股份轉給原告。待土地注入後,詹原欠柯的2.67億元債務也會一筆勾銷。
簽署協議合組公司 原告佔47%股份

原告指稱,上述的合作協議全是騙局,柯及詹根本從來沒有真正打算開發上述其中一塊地。柯更把持新公司,原告對新公司業務一無所知。在原告不知情下,上述兩幅土地已在2018-19年遭福州市政府收回,新公司得到賠償約1.6億元人民幣。原告又得知,天然乳品公司在香港已被聯交所停牌多年,更遭人呈請清盤,該公司的股票根本不能買賣,已沒商業價值,不值錢。
去年9月18至19日,原告派出代表到香港相約詹先生會談私下解決方案,柯希平則透過長途電話參與。詹及柯答應會為事件負責,希望原告給予最後一次機會。但兩人之後完全沒有提供任何解決方案,對賠償更隻字不提。原告現向各被告追討1.6 億元福州市政府賠償金、24億元應得利潤及2.67億元股票價值,即總共約28.27億人民幣。
不滿被告拒解決 對賠償更隻字不提
據悉,原告認為,由於柯希平違約及違反承諾,導致江西安發達酒業有限公司一無所有,於是決定透過香港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討回公道。原告一方認為:「商界 領袖誠信為先,今日全球之所以如此重視企業家的品德不是因為您擁有多少財富,而是您的行為是否能讓人們從內心對您敬重。香港司法可以保證每個企業的合法財產得到保護,而透過訴訟,把真相給於天下。」
紫金礦業曾捲賤賣國資黑幕 柯希平身家暴漲靠炒股
【本報記者報道】柯希平是現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執委會常委、福建省工商聯副主席、廈門市工商聯主席。2014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發佈,柯希平夫婦以149.9億元的財富獲得廈門首富的掛冠。他是廈門恒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上市公司恒興黃金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從事礦業、房地產開發、黃金買賣及貿易生意。柯希平靠投資紫金礦業而身家暴漲,而紫金礦業掛牌上市前後就捲入 「賤賣及侵吞國資」的風波而曾被監管部門調查;紫金礦業近期被標普及穆迪列入「負面觀察」名單。
柯希平於1960年出生於福建省安溪縣,1989年從安溪縣來到廈門發展,曾擔任福建省鄉鎮企業供銷公司廈門公司總經理。1990年代,柯希平投資尚未有人注意的紫金礦業,後來紫金礦業於2003年12月23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掛牌交易,股價大升,給他帶來逾74億元利潤。
然而,紫金礦業掛牌前後,就捲入「侵吞及賤賣國有資產」的重重黑幕,內媒曾廣泛報道紫金礦業原始股暴富之謎,直指有關監管部門對紫金礦業涉嫌內幕交易一直在秘密調查之中,懷疑此內幕交易可能會涉及福建當地官員以及証監會高層。
近期,紫金礦業先後被標普、穆迪列入負面觀察名單,短債資金缺口超166億元,資金鏈面臨考驗,一年內到期的 111億元債券也值得關注。

近列負面觀察名單
6月11日,標普將「紫金礦業」主體和美元債的長期發 行信用評級列入負面影響評級觀察名單。 上述評級行動是基於6月7日紫金礦業發布收購資產公告,擬支付現金約38.83億元收購西藏巨龍銅業有限公司(簡稱「巨龍銅業」)不低於50.10%股權。前「青海首富」 肖永明是巨龍銅業的原實際控制人。作為中國第一銅礦,巨龍銅業在西藏擁有3個銅礦床,銅金屬量為795.76萬噸,但自 2019年下半年起因資金短缺而被迫停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