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美国大选尘埃落定,2021年1月3日,新一届国会议员将宣誓就职,2021年1月20日拜登(Joe Biden)将宣誓就职。特朗普(Donald Trump)将成为为数不多的无法连任的总统。这样戏剧性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拜登上台后的中美关系将何去何从?多维新闻对美国2020年大选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文链接浏览。
拜登获胜,盟友们不知所措。
基本立场:我们不支持特朗普连任
美国需要的强者,并不是特朗普这种只懂莽动、不顾后果、流于表面的所谓“强”,而是敢于深入美国内外各种难题、为之提出有效解方、能存于镁光灯之外的“强”。
双方支持者走向街头,举行抗议,两党及社会不同阵营进一步对立,这对于政治和社会深度撕裂、政府机构信誉下滑的美国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打倒特朗普”只是第一步,民主党真正的使命是如何借此次大选重新整合党内、推进革新议程,做好引领未来美国发展的战略布局。
世界反对一个反智、混乱、自私短视的美利坚霸主,却欢迎并需要一个明智、稳定、有担当的美利坚领袖。时值美国大选,这也是国际社会主流望向美国时的期待。
拜登赢得2020年美国大选,接下来要收拾一堆烂摊子。
选情拉锯战
美国是一个成熟的选举社会,选民对于接受选举结果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组织选举、投票、接受结果,是程序正义的体现。这是政治,更是关乎社会契约。因此无需过于担心选民不接受选举结果,揭竿而起的情况。
如果在7个州提起诉讼,无论是从资金上还是各州的司法情况来看,耗时都会非常之久。美国宪法已经规定,如果选情出现平局或联邦州层面的选举结果引发法律纠纷,使得任何一位候选人都无法获得多数,将由新选举产生的众议院在1月6日确定总统人选。
此次大选注定要载入史册。投票人数和投票率均有望刷新了历史。拜登所获得普选票超越前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2008年获得的6,950万张,创下了美国有史以来所
特朗普裹着破败的美国国旗,拜登惊讶地看着他。
有总统候选人中得票最高的纪录。民众投票热情的背后是求变心切,体现了美国社会要求拨乱反正的呼声。
在拜登以各州的微弱优势获得胜选所需选举人票的情况下,2020美国大选将愈发朝着宪制危机的方向发展。
不论台湾人如何高喊“我川威武”,特朗普终究不是竞选“你的”台湾总统,不会、也不需要为台湾的前景负责,美国民众在投票的时候,当然也不会考虑投给谁对台湾前景有利,就算美国总统大选可能牵动两岸关系与台湾的未来发展,那如何在局势的转变中寻求对自身最有利的方向,也是台湾人要自己思考面对的问题。
2016年和2020年普选票对比。(多维新闻制作)
选情明朗化
拜登的竞选攻势、民众的投票热情等是拜登赢得大选的现实原因,从深层次来看,是新冠肺炎(COVID-19),或者更为具体的说,新冠肺炎冲击美国经济让拜登赢了特朗普。
拜登不像特朗普这般极端,而是更为中庸、温和,这对于弥合当下美国的撕裂、尤其是华府“为反对而反对”的氛围是有利的。但美国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两个总统任期所能破解的,也不是左右逢源能化解的,而是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没有强大的魄力与勇气,以“和事佬”身份对美国修修补补的拜登恐怕也只是治标而非治本。
寒门无法“入闸”,性格内敛者无法获得眼球,有钱的、有财阀支持的、敢于哗众取宠的人在选举环境下如鱼得水,大行其道。如果说,在选民受到良好教育、社会平稳而有共识、怨气不大的时候,“理性的选民”尚可以将这些沐猴而冠者屏蔽在外,那么当教育资源愈发因贫富差距而极化,当产业政策失调等问题造成越来愈多的社会失调,当鼓励社会参与的“旋转门”制度成为官商勾结的合法渠道,美国不乱,谁乱?
美国历年总统大选投票人数及投票率。(多维新闻制作)
重要资讯以及介绍性报道
从11月3日到11月10日,美国大选期间的所有重要动态尽在本文,查阅点击本链接。
拜登曾称其外甥女和孙女积极学习中文。
8月5日的时候,拜登接受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采访时表示,他若当选将取消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关税,因为这等同于对美国公司和消费者征税。
拜登对习近平不可谓不熟悉不可谓不了解。中国领导人对拜登也并不陌生。
2020年11月3日,美国举行总统选举,特朗普与拜登的花费及以往总统大选的花费情况。
拜登胜选
今次美国大选成为对特朗普的公投,他最终还是败给了他过去4年尤其是防疫表现。这一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为美国制度、美国社会部分赢回了脸面和尊严。
面对自己连任败选的现实,特朗普可能很难像老布什这样,从国家大局出发,言辞恳切地呼吁自己的选民支持拜登。但为了摆脱四年来裂化总统的身份标签,将此次争议选举带给美国民主体制和声誉的伤害降至最低,特朗普应该尽早听从党内外声音,承认败选。
鉴于目前美国经济面临的局面,选举显然不是下届美国总统最难克服的挑战。
中美元首通过多种途径构建积极合作的关系已经是常态,未来拜登上台后,中美元首类似的相关安排会很快提上日程。
生活的磨难从未放过这个人,年轻时经历丧妻和丧女之痛,之后又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哀伤,三次竞选都以失败而告终。可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当初的坚持和梦想,在近80岁的高龄时再次鼓起勇气参与竞选,这是非常励志的。他的人生就是一个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故事。
无论是希拉里(Hillary Clinton)还是拜登,抑或是克林顿(Bill Clinton)、小布什(George Walker Bush),都是婴儿潮世代成长起来的政治家,拜登作为美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当选总统,是婴儿潮一带谢幕的代表。未来执掌白宫的美国领导人,不会是这个年代出生之人了。
美国的政治家们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如何精进民主制度上,而是迫不及待地向世界宣扬和传播。这种姿态使人不禁怀疑:选举人团制度导致少数票总统的诞生;三权分立未必永远互相制约;不平等的选区划分使得每张选票被赋予不同的权重;民众对现存党派划分和候选人缺乏支持意愿,却又没有其他选项。
从该次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以及台湾民众对“摇摆州”重要性的认知应该得到启示,徒然拥有义和团般的无畏,除了加速台湾分化对立之外,并不会改变任何现实的局面,抱持着客观冷静的态度看待真正局势变化,让台湾成为一个充满弹性、又难以被捉摸掌握的“摇摆州”,远比毫无根据的勇气来的更加有用。
美国历年总统大选投票人数及投票率。(多维新闻制作)
学者点评
美国经历了四年特朗普时代,政治极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国内进一步突破了原来自由派知识分子营造的极端政治正确,突破了“不敢说话”的政治氛围。也就是说,特朗普的支持者不敢表态的外部压力已经不存在了。
两岸三地的华人,同样有许多人都支持特朗普,为什么会这样?拜登时期的中美关系将何去何从?围绕这些问题,多维新闻采访到曾为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者的香港天大研究院副院长、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伍俊飞。
可视化报道
美国大选2020 | 选举人票之270 这个魔幻数字到底是什么[图]
美国大选的特别之处在于,候选人要想成为总统,不一定非要全国多数选民把票都投给他/她。决定大选的结果是选举人团。总统候选人要想获胜,必须至少获得270张选举人票。
美国大选2020 | 选举人票结果出炉 图说拜登如何赢了特朗普
2016年总统大选中,特朗普的普选票不及希拉里,两人差距为300万张。特朗普靠赢得几个关键摇摆州而赢得大选。在本次大选中,拜登不仅选举人票领先特朗普,在普选票上,他也同样领先后者,多达700万张。
往期议题回顾
【全球疫苗战争】以科研为名的意识形态之争 被政治化的疫苗竞赛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多维新闻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闻来源:多维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