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性破4000 增速慢於衛署預測 疫情緩升料未見頂 張竹君:加強強檢

Loading

衛生防護中心昨公布本港新增4375宗陽性檢測個案,其中4076宗屬本地感染,重返今年3月底水平。張竹君認為,個案數字仍呈上升趨勢,相信仍未「見頂」,憂慮會對公營醫療系統構成壓力。她補充,目前本港第三針新冠疫苗接種率「唔算特別好」,尤其長者,呼籲市民盡快打針。

昨晚強檢62廈 少於周初

現屆政府上場後多次強調將加強核酸檢測,以降低病毒傳播率。張竹君稱,由於社區有相當多隱形傳播,故將增加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地點數目,冀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並減低重症和死亡率。對於會否憂慮引致大量市民排隊檢測,張相信當局會留意各檢測站情况。

政府昨晚發出的強制檢測公告共涵蓋62幢大廈,數目與前日相若,較7月17日至19日約80個地點少,亦是連續第二日沒有食肆納入公告。

稱緩升因接種增多人染 提醒抗體隨時間跌

本月7日本港新增3028宗新冠個案,衛生防護中心當時預測單日個案數目或於兩周後倍增至約6000宗,時隔兩周後昨日突破4000宗。張竹君形容過去兩周個案宗數慢慢上升,惟仍有可能每兩周「翻一番」。她又稱,個案上升速度沒如今年2至3月般快,相信與接種率提升及早前有大部分市民受感染有關,有助阻截病毒傳播。

被問到有關情况是否等同「混合免疫」,張竹君沒正面回應,僅引述世衛稱,若社區接種率高、部分人曾受感染便可能出現混合免疫,並提醒市民從疫苗和染疫所得的免疫力會隨時間下跌,故社區仍有一定傳播。

醫管局昨公布多3名新冠病人離世,均已接種兩劑疫苗,包括一名患高血壓、糖尿病和腦退化的99歲女子。

她7月3日快速測試呈陽性,5天後向指定診所求醫時,獲轉介至伊利沙伯醫院,當時出現氣促和血氧量下跌,入院接受核酸檢測亦呈陽性、Ct值大於20,其後獲處方藥物治療,惟情况持續惡化至前日離世。

九龍醫院多3人中招 醫局:已加強檢測

醫院群組方面,九龍醫院康復科男病房再多3名病人受感染,均已送往聯合醫院隔離治療,目前情况穩定;該病房累計6名病人和一名員工染疫。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稱,近期不少沒病徵病人接受入院篩查發現染疫,由於病毒傳播力強,容易構成院內傳播,局方已加強病人和員工的檢測,盡量減低醫院感染風險。

另外,政府上周五起要求家居隔離的患者佩戴電子手環。政府發言人昨提醒,相關患者完成隔離期後可自行剪掉手環和刪除「居安抗疫程式」,不會獲另行通知。

(新冠疫情)

新闻来源: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