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之旅:下马威-灵山-无名二-黄草梁-柏峪一日连穿(2006年8…

Loading

写在前面

此游记写于2006年8月,在整理家中旧电脑硬盘时发现,遂发表到马蜂窝以免丢失。
因为这次活动强度大,没有带相机,所以没有留下任何照片,找了几张其他时段拍摄的相同地点的照片放上来。

成行

小五台的游记还留着个尾巴,大五台的作业还没动笔,我却有种强烈的意愿要先把这次的穿越过程记录下来,这次活动强度之大,在我的户外履历中是屈指可数的,经历的变故之多,更是以往活动中从没有过的。

活动路线:下马威-灵山-无名二-黄草梁-柏峪,全程大概30公里,上升2000米,强度2.0(我走的强度要大于2.0),我们历经13小时,于夜里23:15左右安全下山。

自从大五台回来以后我就想闭关休息两周,可是我偏偏又在绿野看到ST发的这个帖子《【野五纵6次】08月12日(周六)下马威-灵山停车场-柏峪》,东灵山到黄草梁的穿越,一直是我向往的一条路线,却一直没有机会走,这次终于见到有人走这条线,心里又痒痒起来,内心激烈斗争了30秒,最终决定提前出关,报名参加!

连续几次负重穿越搞得我非常郁闷,负重走不快,容易累,又伤膝盖,我一点都不喜欢,所以这次决定轻装,一定要轻,果冻、可乐、老婆饼、相机、地席、三角架一类一律不带,只带了3.5升水(2.5升清水,1升宝矿力),一个烧饼,一袋牛蹄筋,一个小苹果,半个老玉米,一个小果仁面包,一袋葡萄干,一件冲锋衣,一件雨披。事实证明我的决定很明智,这些东西没有白带,都用上了,水还带少了。

下马威-东灵山

车上一路无话,10点到达下马威,开始穿越,走过下马威的人都应该对那个大上升印象深刻,更何况此时天气极其闷热,感觉从地面冒出一股股的热气直往脸上扑,让人几乎窒息,只过了3分钟,我就挥汗如雨,气喘入牛,浑身湿透,我上到垭口用了半个小时,坐在地上大口喘气,衣服湿湿的糊在身上不透气,非常难受,我觉得再这样下去非中暑不可,干脆我也学习一下小野,把上衣脱了吧,顺便把速干裤半截裤腿也脱了,顿时凉爽了许多,这一路的大部分时间里我都没有再穿上。

后队看来要很久才能上来,我刚进入状态,不想停下来,于是继续前进,这条路走过多次,已经是轻车熟路了,我适当控制了速度,走得不是很快,因为我知道后面的路还很长,不得不承认,光着膀子爬山的确很爽,让我把晒伤啊、虫子咬啊、树枝剐啊、形象不雅啊之类都抛在脑后了,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也凉快了很多,我一路没有停歇,一小时40分钟以后已经到了上灵山主峰的最后一个垭口了,shuai一直紧紧跟在我后面,我俩把后队落了很远,看不见人影。我这时觉得饿了,停下来吃东西,吃掉了果仁面包、苹果和一些葡萄干,补充了盐份,休息了20分钟以后看到第三个人逆鳞上来了。我站起来开始冲顶,20分钟以后到达灵山主峰,此时是中午12点半,过了5分钟,后面的几个人也上来了,中午1点是关门时间,1点之前到达的作为Team1队,继续走黄草梁,1点之后到达的作为Team2队,直接从灵山古道下撤。1点之前一共上来9个人,接近一半(一共19人),分别是:我,领队ST,副领队树枝,女中豪杰落英缤纷,shuai,逆鳞,三生石,缤纷的大海和giantzidane(鸡蛋)。

灵山顶有点冷,游人很多,我穿上了冲锋衣,又吃了半个老玉米,树枝的半根黄瓜,1点整开始下撤,一路小跑,到达缆车第17根柱子处,路的左边有一条小路可以到达北灵山,这里有山下的村民在这里卖可乐,我买了一桶,一口气喝下去,非常爽,然后继续赶路。

东灵山-北灵山(韭山、无名二)

接下来一段路相当的长,这时候脚已经感觉有些累了,开始是平坦土路,然后是柏油路,然后上马道,开始缓慢上升,直到上到一个山脊,停下来休息,此时大概下午2点多,得知我们刚刚走了1/3的路程,后面的路至少还要6-7个小时。

刚才那段路我们走错了一点,好在只浪费了10分钟的路程,俗话说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这十分钟路程让我见到了此行中最美的一段风景,漫山遍野的野花,红色、紫色、粉色、白色、黄色…野花上面是一株株白桦树,雪白的树干、翠绿的枝叶,那种意境美的无法形容,可惜我们急着赶路,没有留下照片。

穿过一片小树林,走过一座笔直的峭壁,来到一片高山草甸,沿着草甸的横切路上到垭口,落英说前方不远处就是无名二,过了无名二行程就过了一半。全队休整、午餐,因为我走得快,这是我第三次吃饭了,对有的人来说还是第一次吃东西。我又吃了大半个烧饼,半袋牛蹄筋,在草地上舒舒服服的躺了一会儿,检查了一下水,还有将近2.5升,估计还够用,今天的天气真是不错,阴天没有太阳,也不下雨,山 上海 拔高也不热,一切显得都是那么的完美。

休息完毕继续上路,大概走了20分钟的样子,大雾弥漫,依稀听见前方有人高声说笑,再往前走,依稀看到有人影晃动,看身形打扮好像是 通道 中人,相互喊话:“喂~~~哪个部分的?”“别开枪,自己人!”走进一看,我的猜想没错,正是 蒙古 大夫率领的队伍,反穿我们走的这条路线,大家在此处胜利会师了!大家相互慰问,拍了合影,然后挥手道别,各自前行。 蒙古 大夫队的一个队员说我们剩下的路3个半小时就能完成,事实证明那是不可能的。

分手后开始一段较大的上升,上升过程中闻到一股浓浓的味道,开始我还没有反应过来,直到有人提醒:“这韭菜味儿真重!”我才恍然 大悟 ,对,没错,就是韭菜,看来传说中的韭菜山就要到了!我还打算采些韭菜回家包饺子呢。但是随后听到的消息让我心头一凉:这里的野韭菜太老了,根本没法吃。我再看看四周,到处是野花野草,我根本分不出来哪些是韭菜,所以也就打消了包饺子的念头。

终于上到山顶,这里就叫无名二了,这附近有三座没名字的山,被绿野老人们分明命名为无名一、无名二、无名三,这个叫法一直流传到现在。无名二上长着漫山遍野的野韭菜,所以也叫韭山,还有人把这一带叫北灵山(刚才那个是东灵山),你想怎么叫都可以,我喜欢叫它韭菜山。

行到此处,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当时大概是下午3点多钟,后面的路程虽然长,但是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上升,如果不出意外,我们在晚上8点多下山问题不大,所以每个人都很乐观,在这里只休息了片刻就开始下撤。开始的时候比较陡,落英开始吹嘘她的下山技术,声称这是她的强项,还嫌前面的人慢,要头前带队,刚说完就摔了一个屁墩儿,让我们着实BS了一番:))

韭菜山是个转折点,顺利与不顺利,幸运与倒霉的转折点,在此之后,意外接连发生,坏消息接踵而至…

迷路

我在一天里有2个最佳状态,第一个是在登山开始半个小时以后,大概能维持2小时,此时身体充分活动开了,感觉身轻如燕,健步如飞,第二个最佳状态就是在登山超过6个小时以后,也能维持1-2个小时,此时感觉身体度过了一个疲劳期,再大的上升,再长的路也没有什么感觉了,所以一般8个小时能完成的活动比较适合我,全程走下来感觉刚刚好,但是今天的活动强度肯定超过8个小时了,目前这个时候正是我的第二个最佳状态,我想趁着个时候多走一些路,好让后面的路感觉轻松一些,所以我开始加速,一口气跑上一个高坡,然后是一个非常陡的下降,有点像啤酒溪那个特陡的下降,这种下降是我的强项,我一口气跑了下来,回头一看,后面的人还都在山顶上没有下来,我用手台问清路线,得知一直往下走就行了,于是沿着草甸独自前行,连走带跑,不一会儿找到一条明显的小路,跑得更快了。

钻过一段密林,跑了十多分钟,我看到右侧的山沟里开满了一串一串的黄白色小花,非常好看,于是停下来看花,顺便等后面的人,这是我注意到山沟对面一座很高的山的山脊上有东西在动,仔细一看是几头牛在吃草,仔细一听,还有牛玲的声音,丁丁当当,还挺悦耳。

我的队友们是左等左不来,右等右不来,我开始用手台询问,多次询问之后得到一条结论:我走错路了。肯定是我刚才跑得太快,有岔路没有看到,我下意识里认为他们可能往我所在山梁的左侧去了(事实正好相反,这个下意识耽误了不少事情),后来我听见落英和ST的喊声,落英的声音穿透力很强,听声音明明是在深沟对面斜后方的山梁上,我这时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怎么也想不到他们是怎么跑到对面山上去的(其实是两条山脉之前有一条垂直的 通道 ,可以直接横跨过去,而我刚才错过了那条 通道 ),既然能听到喊声,证明我们之间离得并不远,但就是看不见,我准备顺着声音的方向走,那样必须先下到沟底,下吧,我下到沟底以后,看到沟底一条明显的路通上右侧山梁,于是我开始沿着路向上走,这时我通过手台让落英和ST再喊几声,可是她的声音我却听不到了(其实是因为树林的阻隔),因为先前错误的下意识,我此时又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我以为刚才听到的只是回声,他们不在这边的山上(其实如果沿着这条路再走10分钟就能见到他们),然后我又开始掉头返回,又下到沟底,又跑到左侧的山梁上,我想重新仔细的确定它们的位置,在这个山梁上我又可以听到他们的喊话,声音的确是在对面山梁上,我的喊话他们也听到了,ST向我详细描述了他们的位置,可是因为他们的位置和我所处位置是垂直的,我这时比较累,比较急,大脑迟钝,就没有想到两条山脉之间会有一条垂直山脉相连,ST说的左或者右在我这里根本对不上号。

这时对面山顶上那几头牛成了一个重要的参考物,开始我们也谈到了山顶上的牛,可是因为数量对不上号,我开始看到5头,他们看到3头,我曾经以为他们和我看到的不是同一批牛,没有过多考虑。现在我要重新确定我们看到的到底是不是同一批牛了,我再上到左侧山脊的时候,我看到的不仅是5头牛了,而是一大群牛,不一会儿落英他们也向我反映了这条信息:他们也看到了一大群牛!紧接着落英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最高处的牛是黑白相间的!和我看到的一样!这样我基本上可以肯定我们看到的是同一群牛了!接下来就要靠这些牛来确定相对位置了,通过我刚才的喊话,落英他们已经明确了我的位置,她让我面冲牛(这个前提非常重要),他们在牛的右侧四五百米的地方,我们之间隔着一座山(其实就是那条垂直 通道 ),所以相互看不见,这下我终于百分之百的确定它们的位置了,原来我的听觉判断是正确的,只可惜没能坚持。

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能够上到他们的位置和他们回合了,有两个选择:第一是原路返回,找到那条垂直的岔路,第二是下到沟底,再上到对面的山梁上(就是牛所在的位置),这样相互就可以看见了。下到沟底再上去要损失很多高度,对面的山看上去非常陡,上升很大,我开始选择了第一个方案:原路返回,于是我开始往回跑,可是完全按照原路返回已经不太可能了,这里是一片密林,错综复杂,我走着走着就发现前面没路了,我想万一找不到横切的路,再在这里迷了路,想出都出不去了,那样麻烦就更大了,干脆稳妥起见,我先爬到对面山上和牛回合再说吧,于是我又开始往回走,走出树林,再一次下到沟底,走到沟对面,沿着路上升,后来为了节省之间,干脆向山顶直线上升,手脚并用,连滚带爬,汗珠噼里啪啦往下掉,牛铃声越来越近了,不一会儿我终于看到了第一头牛,牛看到我也很诧异,我又继续爬,钻出树林,来到开阔地带,这里有一颗明显的孤零零的小树,几头牛在树下吃草,我问落英他们能否看到这棵小树,他们说能,我说你再往下看,下面就是我,30秒以后,手台里传 来兴 奋的声音:“看到了!看到了!”我这时回头往右后方看,有三个人影站在山脊上向我招手,我终于也看到他们了!他们和我大概处在一个平行的位置,大概四五百米的距离,我只要一直向右横切就能和他们汇合。ST这时已经跑到了我的正上方的山脊上,得知我已被发现也向我这边走来,可能是因为终于找到队伍的兴奋,前进的路比我想象的要短,等我又钻出一片树林,一眼看到了落英、树枝等人,我用最后的力气跑了过去,一屁股坐在上,大口喘气。队友们纷纷前来慰问,一会儿ST也从山脊上下来了。我才看到我们要走的这条路的确是和我走错的那条路垂直的,感谢那片黄白色小花让我停下脚步,不然我还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感谢山上的牛,为我明确方向,感谢手台,关键时刻终于发挥作用,感谢落英的准确描述,感谢ST为了找我又爬到山脊,感谢其他队员耐心等待,因为我的失误,耽误了将近40分钟时间,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在跑,上上下下好几次,我的第二个最佳状态被浪费的干干净净,以后一定吸取教训,不认识的路不要瞎跑。

北灵山-黄草梁垭口

我坐在地上休息了5分钟,体力恢复了一些,我想因为我已经耽误不少时间了,不能再歇着了,于是站起来继续前进,其实如果接下来不出意外的话,我们9点钟下山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谁也没想到更大的意外还在后面…

再次出发的时候大概是下午五点半,接下来的路是一条很宽的防火道,防火道的尽头是落叶谷,我鼓足一口气大步流星的往前走,大约半个小时以后到达落叶谷,全队坐下来休息,这时ST接到一个电话,是二队打来的,原来二队从灵山下到灵山古道以后迷了路,转了2个半小时没转出去,眼看天就要黑了,迫不得已只能从古道返回灵山顶,再从景区下撤,估计怎么也要9点半以后才能下山了,幸好队员都很平安,问题不是很大。

从灵山下到灵山古道是一个很陡的大坡,距离非常短,可是下降非常大,记得以前看过GPS,下降好像足有700米(记不太轻了),我每次都是从古道下,还从来没从哪儿上过,我只要想一想都发怵,看来Team2要把1.0走成1.5了。不过我们倒是不必着急了,以我们目前的速度,9点半下山肯定没问题,所以大家又乐观起来,在落叶谷多歇了一会儿,继续前行,没有走落叶谷里面,据说那里不好走,走得是落叶谷上面的小路,一路上基本都是缓慢上升,我是每走一步都“哎呦”一声,我感觉这样还能好受一些。

全队休息的次数明显增多了,大概走了20分钟,大家又停下来休息,我发现我水袋里面的水已经喝干了,还剩下300ml的保矿力,看来要节省用水了,这时天色渐渐暗了,我们争取赶在天黑前到达黄草梁,再次上路,据说这一带有明万历年间修筑的古长城,依山据险,绵延数十里,七座敌台矗立于险峰之上,虽经历400余年的风雨侵蚀,至今仍保存完好,但是我已经没有心思去找那七座敌台了,只顾低头赶路,又走了十来分钟,前面看见一座石头砌的城楼,好像曾经见过,我马上就回想起来了,那还是去年年底的事情,我跟随大鸟的队伍从 龙门 口到黄草梁下柏裕,参加爨底下的绿 野新 年聚会,途径这座城楼,叫做实心楼,那是我第一次参加1.5级强度的活动,想当出我走到这里的时候也是累的不行了,不过和今天的强度比较起来可是小巫见大巫了。

临近实心楼的时候发现前面有人向我们吆喝,走进一看,原来是一个队伍在这里扎营,问是哪个部分的,回答是1340还是什么,没有记住,以前也没听说过,有心找他们要点水,一看都不熟,想想也没多远了,也就算了,打过招呼,脚下没停,继续前进,按说后面的路我应该都走过了,但是是冬天走的,现在没有什么印象了,又走了一段时间,到达留言壁,队伍再次休息,天色比较暗了,开始检查头灯,准备走夜路,这是我的头灯第三次派上用场。

在我印象中从留言壁到达黄草梁应该很近了,可是脚下的道路好像绵绵没有尽头,总以为拐一个弯就到了,可是拐了n个弯还没有到,我想要是再不到非崩溃不可,其他人也和我一样凭着毅力快步前行。路再长也有尽头,就在晚上19点40分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了几根木头竿子--黄草梁垭口的标志物!终于上到垭口,我习惯性的朝上次几个队伍大合影的地方走去,一屁股坐下去,感觉两腿又麻又酥,天色接近全黑,感觉很冷,我终于又把衣服穿上了,拿出头灯,顺便开了一下手机(我手机一直关机),发现还真有信号,连着收了好几条短信,都是我妈发来的,问我是否下山,几点到家。我目前还说不好到家时间,反正会很晚了,所以我只是回了一条说我可能要比较晚才能到家,然后我就把手机关了(为了省电)。

黑夜下山

一会儿我看见后面的ST上来了,ST说鸡蛋(不是我)突然拉肚子。我听了并没有在意,因为刚才在留言壁看着还好好的,以为他就是上趟厕所而已。

在等鸡蛋上来的时候,我索性躺在地上休息。这时我从手台里听见了小野的声音,小野说他们迷路了,现在已经无法下山,目前拉杆、天 天等 人已经前去营救,我心想今天真是怪了,哪个队伍都不顺。这时鸡蛋从后面上来了,捂着肚子,看他的情况好像不是很好,大家让他坐下来先休息,反正天已经全黑,无所谓几点下山了,只要保证安全就行。

鸡蛋坐了还没两分钟又跑去拉肚子了,回来以后shuai拿出了佛派酸让他吃了,可过了没一会儿他又去上厕所,如此几次,我才意识到他病得不轻,我怀疑是疲劳过渡加上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导致的急性肠炎。又歇了一些时间,鸡蛋站了起来说可以走了,看得出来他也是硬撑着要走的,土话说得好:好汉禁不住三泡稀,十多个小时的穿越又腹泻这么多次,就是铁打的也受不了啊,不过现在没有任何选择,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下山,能走一步是一步。

于是全队收拾行装,开始下撤,如果天没黑,按照正常速度,从黄草梁下到柏裕有1个小时足够了,即使走夜路,1个半小时也足够了。打开头灯,ST大哥头前带队,我紧随其后,安全第一,所以速度很慢,走了10多分钟,回头一看,后面怎么没人了?于是我们停下来等,通过手台得知鸡蛋又开始拉肚子了,等了好久,树枝等人搀着鸡蛋慢慢下来了,走到了我们上方的一块石头处实在动不了了,从面部表情可以看出他此时非常痛苦,已经寸步难行,我们让他先坐着休息,不要着急,我们几个人先想想办法。鸡蛋的块头还是比较大的,现在每个人都已经非常疲劳,山路又黑又陡,想把他背下去是不可能的,shuai提议做个担架,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用衣服的袖子穿起两根棍子做成担架的办法,可是那时确怎么也想不起来是怎么弄的了,用衣服和登山杖比划了半天都不行,shuai拿出他的地席,准备用地席做成担架,但是也找不到特别好的固定办法。有人提议让一个人先下去找当地老乡帮忙,可是下到山下的村子里恐怕至少也要2个小时,再上来恐怕要4、5个小时了。我看到鸡蛋痛苦的表情非常担心,甚至让我想起了库布齐事件,我觉得目前应该尽快和外界取得联系,找人来帮忙。落英说他认识一个叫大五的人,大五哪里有山下柏裕村老乡的电话,如果能和他取得联系,或许可以让山下老乡上来救援,可是现在这个位置没有手机信号,我突然想起刚才在黄草梁垭口我的手机是有信号的,我还收到了短信,我们并没有下降多少,如果再返回黄草梁垭口也就是15分钟的时间,所以我决定返回黄草梁垭口,先和外界取得联系再说。ST劝我不要去,他坚持说山顶上也没有信号或者信号特别不稳定,可我不相信,我刚才明明看到有信号的,再说不管有没有,至少有一个机会。

于是我放下背包,只带了手机和手台,开始原路返回,四周漆黑一片,只有前方一小块地方能被头灯照亮,我心理没有任何杂念,只想尽快上到山顶,甚至都没感觉到累,感觉并没有用多长时间我就爬到山顶了,山顶也是漆黑一片,我凭感觉走到我刚才休息的那个平台处,登上那个土坡,掏出手机,心理默念:“安拉上帝佛祖保佑有信号”,然后打开手机,按掉诺基亚开机“漫长”的握手动画,开始搜索信号,经过3秒钟漫长的等待,手机终于显示出“ 中国 XX”字样(讨厌XX,不给XX作广告),信号强度显示为3格,信号还挺强的呢!试着先给家里打了个电话,通了!声音清晰,简单和我妈说明了一下目前的情况,让她不要着急,挂掉电话以后和落英通联,告诉她山顶有信号,让他把大五电话给我,拿到大五电话以后马上打过去,像他简要说明情况,让他找附近老乡帮忙,大五答应马上和老乡联系,让我等他的回话。放下电话后手台里传来小野的声音,我才想起小野的队伍还困在山里,小野通过手台得知我这里有手机信号,让我帮忙和山下的天天联系,询问一下营救计划,并且把他们目前大概所处位置(他们被困抓髻山到清水尖的路上)告知于我,让我转告天天,我打电话给天天,相互转告了小野队和山下营救队伍的情况还有一些能想到的事项,我这里俨然成为了一个信息中转站。这时在下面的队员等得有些着急了,像我询问大五是否找到人来救援,我又给大五打电话,结果令人失望,大五说他已经与柏裕村村民取得联系,但是村民都不愿意上山营救,目前的办法只有拨110,让警察协调当地村委会找人来救援。然后他把柏裕村村民电话号码通过短信发给了我,方便我们直接与村民联系。挂掉电话把情况通知山下队员,shuai回复说目前鸡蛋病情有所好转,ST等人已经护送他慢慢下山了,他和落英、逆鳞三人等我下来一起下山。听到鸡蛋已经能独立行走下山,我心里也踏实了一些,我说等我收到大五那个短信就下山,然后我就坐在那里等待短信发过来,因为开着头灯,周围一群虫子在我的眼前乱飞,非常烦人,我索性关了头灯,四周顿时被黑夜笼罩,那真是伸手不见黑夜的五指啊,竖起耳朵,睁大眼睛,确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这种感觉不是轻易能够体会到的,过了不到2分钟,短信就发过来了,我站起身来,开始下撤,光找那条下撤的小路就找了半天,看来不是万不得已,千万不能走夜路。

刚才在山顶一通打电话,感觉体能恢复了很多,一点一点往下走,没多会儿就看见了半路等我的队员,会合以后一起追赶前队。

看来鸡蛋恢复的还真不错,我们追了半个多小时都没有看到前队,树林里特别闷热,不一会儿我就大汗淋漓,汗水模糊了我的眼镜,我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跟着前面队员深一脚浅一脚的迈步,这时天边突然划出一道闪电,然后传来滚滚闷雷,闪电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快,一瞬间照得大地亮如白昼,我们四人相互打气,盼着那个石头垭口的出现,因为到了石头垭口就说明我们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前方地势不降反升,我知道这是好事,说明我们快到垭口了,继续加紧步伐,5分钟以后终于到达垭口,而且还碰到了前队,前队正在此处休息,看来鸡蛋没有什么大碍,下山基本不成问题了!

前队看到我们来了以后就先出发了,我们在垭口休息了片刻,我喝掉了最后的50ml水,这时天上开始掉下雨点,我把手台,手机一类都收到包里,把雨衣拿了出来揣在兜里,把背包的防雨罩上,继续前进,后面的路越来越好走,终于我们上到了石阶路上,从石阶路再走20分钟就可以下山了,这时雨也开始越下越大,打在身上挺凉快的,没有必要穿雨衣,看到希望就在眼前,大家开始活跃起来,说着回家要和冰镇啤酒,可乐,西瓜,一瓶啤酒要一口气喝光…

不经意间,我们已经走出大山,来到柏裕护林防火站,此时时间大概23点15分,历经13个多小时的穿越活动胜利完成!

11:35分左右,我们的车载着二队队员来了,上车,喝干车里所有的水,返城,深夜2点多到家,秤体重,63.5kg,比早上轻了7斤,继续喝水,然后发了一个平安贴,睡觉…

后记

这次Team1的队员都很强,ST领队别看胖,体力那是相当的强,树枝一路上都拿个小本本写个不停,是个有心之人,要是我可没有那个心情记东西了,ST和树枝中途从雁翅下车,不顾旅途疲惫,继续参与营救小野队,够朋友!(小野队于第二天中午平安下山)还有落英缤纷,Team1队唯一的MM,曾经和我走过小五台,耐力超强,处事冷静,乐于助人,女中豪杰是也。shuai,逆鳞,三生石,缤纷的大海四位都是猛驴,shuai和逆鳞的后劲儿比我要强,如果时间再长些我估计就要p掉了。鸡蛋虽然突发疾病,但非常坚强,靠意志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还怕连累大家很不好意思,其实户外运动本来就有风险,谁也不能保证不出意外,必须靠集体的力量来化解意外,危难时刻见真情,这才是户外运动的真谛!

完。

新聞來源:马蜂窝 #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