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擬拆非審計業務上市惹爭議 少數合伙人受惠 業界憂更難吸人才

Loading

據《華爾街日報》月前報道,安永今年5月已開始內部討論分拆建議,初步方案包括計劃集資逾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合伙人將擁有該公司約70%股份,15%保留作員工獎勵;根據方案,每名合伙人將獲得年薪2至4倍的現金報酬,按照平均年薪85萬至90萬美元計,相當於部分員工獲得逾200萬美元一次過酬金,至於加入諮詢業務的合伙人將獲得新上市公司的股份,價值通常是年薪的7至9倍,並在5年內支付。

會計界:對業務發展無明顯益處

值得留意的是,近年非審計業務收入增長迅速,去年佔四大收入比重都超過五成(見圖),而傳出正在研究分拆非審計業務上市的安永和德勤,非審計收入更較傳統審計業務多1至3倍。

有不具名的現職會計界人士稱,由於金融行業積極「搶人」,過往四大人才流失已非常普遍,近年掀起移民潮、行業監管趨嚴等,令情况更加嚴重。他指出,會計、律師等行業採合伙人制,除明確界定項目由誰負責外,另一重點是提供財務誘因,讓會計師晉升成合伙人後獲得更多獎勵,但分拆潛在盈利增長空間更大的非審計業務改組成股份制上市,或令行業更難吸引新人加入。

每地區貢獻不同 合伙人報酬有別

此外,安永分拆業務上市所獲得的獎金,每名合伙人不一。據了解,內部討論其中一個重要議題,是每個地區貢獻利潤都有所不同,不同地區的合伙人所獲份額必定有差別,其中部分地區非審計收入仍然偏低,合伙人所獲報酬可能低於平均。

至於業務發展方面,有業界人士認為目前會計師行發展非審計業務時,主要是透過現有審計服務推廣,惟不同地區對於會計師事務所採用機制或有不同要求,以內地為例,財政部建議行業優先選擇合伙制,倘分拆非審計業務變成股份制企業,不同服務交叉銷售可能須尋求監管機構意見。

明報記者

新闻来源:明报